刘沙白:那些太阳下的风景 ——追忆为黄永玉先生拍摄纪录片的日子

时间:2025-02-24 00:32:54来源:Alexander Maxwell网 作者:时尚
黄老突然就走了 ,刘沙走得洒脱。白那得知这个消息,太阳我正在青岛开往北京的下的先生高铁上,车轮声将我带入当年跟随黄老乘绿皮火车回他老家湘西凤凰的风景回忆中……那是1996年 ,我在湖南电视台社教中心 。追忆早春时节 ,为黄听闻黄老回湖南了,永玉我找到他在蓉园九所的拍摄片住地 ,很冒昧地求见,纪录当面向他提出想拍一部关于他的刘沙纪录片 ,在此之前,白那还没有人拍过他的太阳纪录片 ,这次终于等到他回家乡了,下的先生我觉得机会难得 。风景黄老得知我的意图 ,没有马上同意,只说你们记者采访我老是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什么“感受” 、什么“意义”之类的 ,看起来有点烦记者 。我一边看他作画,一边很小心地问他一些画国画的技巧问题。他突然抬头问我 :你也画画?我答道:小时候瞟学过一点点。他终于答应我说:那好吧 ,你跟我回趟凤凰 。我心里一阵欣喜……第二天晚上,我带着摄制组跟随黄老坐上了开往湘西的列车 。一个通宵后,我们在吉首下了火车  ,转道去了凤凰县城 。黄老在凤凰沱江边建了一座小木楼 ,好像这次是第一次来这个新房子,离他的老屋不远 。吃过早饭,我们正在准备拍摄设备时,黄老对我提了个要求,他说 ,这次回来 ,有个香港电台记者跟着来了 ,也是拍我的纪录片,他从意大利跟拍到香港,又从香港跟着过来了 。我答应你拍 ,但要以他为主 ,不能影响他。随后  ,他叫来香港记者与我认识 ,我意识到我只能与他同机位拍摄  ,否则就会穿帮 。幸亏这位香港记者的个头比我矮,拍摄时,我在他后面,他不会挡住我 。当时我们的摄像机只有随机话筒 ,也不能用吊杆话筒收音,而香港记者带了胸麦别在黄老的衣襟里 ,收音效果比我的好。我在出发前买了一台小型的SONY磁带录音机,大约一块香皂大小,我向黄老说明录音的需要 ,把它放在他的上衣口袋里,这样,远距离拍摄时 ,解决了我的录音问题,尽管录音效果不会好 ,但有录音就好。黄老在老家住了半个来月,我们毎天跟着他到处串门,老乡们见到他,都很亲切很随和地打招呼 ,没有把他当出远门的贵客,黄老特喜欢与老乡聊天的时候席地而坐  ,县城边的一幢老私塾的池塘边是他经常去的地方 ,乡亲们知道他回来了 ,就去那里碰他,感觉是一种默契。凤凰县城里有很多民间艺人,黄老几乎每天都去巷子里串门 ,看他们做手艺。一个叫刘大炮的艺人 ,是他小时候的伙伴 ,他俩碰到一起总喜欢一边聊画一边喝两杯小酒。有一次,黄老遛狗到一片河滩上,遇到一群孩子在玩耍,他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倒在河滩的鹅卵石中打起滚来,活脱脱的老顽童!凤凰县城靠近沱江边 ,有一座老城门 ,麻石和青砖结构,城门洞里是小商小贩摆摊卖土特产的聚集地,整日游客川流不息,也是黄老经常路过的地方 。穿过老城门就到了江边,两岸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烟火气十足  ,岸边柳树刚刚吐绿 ,映衬着清沏的沱江水。那个季节,有许多美术院校的学生在江边写生,那一天 ,黄老去了江边遛哒,静悄悄地站在学生们的身后看他们画画 ,学生们全然不知身后站着大画家 。我好奇的问一同学 :你们从哪来?同学答  :四川美院的 。我又问:怎么想到跑这么远来这里写生 ?同学答:这里是黄永玉老家呵  ,他的文章里写了这个地方。我给同学们往身后使了个眼色 ,同学们转身一看,全都惊呆了!是黄老吗 ?谁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黄老倒是感觉自己打扰了学生们的写生 ,一边往后退一边连声道:画得好 !画得好 !摆摆手 ,就消失在人群中。黄老在老家住了些日子。有一天早上,他在屋前菜地旁摘了些小野花 ,对我说:走 ,我带你去个地方 。我们沿着沱江边的山路走了很久,爬上一个树林中的小山坡,黄老指着一块石头碑小声地说:我们来看看他。那石碑上刻着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黄老亲手为他表叔沈从文先生题写的,离石碑几米远 ,就是沈从文先生的墓地。他把一束小野花放在墓前 ,嘴里念着湘西话 ,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 ,鞠个躬转身离开了。当年,小时候的黄永玉去见表叔沈从文,就问了两句话:你坐过火车吗?坐过轮船吗 ?沈先生答道 :坐过 。少年黄永玉回了一句:哦,知道了。此后,不知道哪一天 ,少年黄永玉便离开了家乡,坐火车、坐轮船去了大城市……跟黄老在老家的日子是很开心的,他对我们摄制组的生活也很细心关照 ,每次吃饭前 ,都会问刘记者他们来了没有?总是招呼我们与他同桌吃饭 。土家族招待客人通常吃长席 ,把桌子拼成很长一条,摆满菜肴和米酒,不分长幼入席,热热闹闹 。完成湘西凤凰的拍摄之后 ,我们和黄老回到长沙  ,在蓉园九所继续拍摄黄老作画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 ,我去黄老的房间向他道别,黄老正在作画 ,画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 ,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吧 ,文革时他因此画挨过批斗。见我来了,便指着画作问我 :喜欢这画吗 ?我说 :当然喜欢呵 !他说 :喜欢就拿走吧。我一下不知所措 ,从来没想过他会为我画画 !我知道想得到他的画,是不能轻易开口要的  ,不论是谁 。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黄老知道我今天要走 ,一早起来就作画了 。我很感动 ,不知道怎么道谢 ,黄老画完后 ,稍息了片刻 ,对我说:我再送你四个字,说着提笔蘸墨写下:为善最苦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这次凤凰之行是我记者生涯十分难忘的一段经历 。后来 ,我的这部纪录片以黄老的散文《太阳下的风景》为片名 ,在湖南台和中央台播出 。记得中央台播出那天,我赶到黄老在北京通州的万荷堂 ,与他一起观看。那天来了十多位黄老的客人,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黄老会怎么评价这部纪录片  ?看完后,黄老起身对大家说 :小刘到㡳是我家乡的记者,这部片子拍得比香港记者好。我知道黄老从来对年轻人是慷慨鼓励的,我不过是对湘西的生活熟悉一些 ,追求真实的纪录而已 。当年,黄老在《太阳下的风景》中曾写过  :“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此后 ,他创造的风景 ,总是那么透亮 ,又那么洒脱 。没有想到,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也是这么透亮而洒脱 。当我写完此文,抬头仰望  ,那一片云在天空中微笑……2023年6月16日来源 :湖南广播电视台
相关内容
热点内容